太子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整理福建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 [复制链接]

1#
福建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导目录曹海禄整理海禄所想福建省地势复杂,野生药材种类多分布广,是全国特色药材主产区和富集区。其多山环境是我国绿色生态药材种植的理想场所,更是产业开发的先驱基地。现将《福建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导目录》整理如下,望对指导当地药材生产和产业布局有用。少说多做,初衷不变,淡然前行-----基本情况↑福建省地形复杂,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与盆地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福建多山生态,孕育了异常丰富的药用资源。据《第三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福建省拥有中药材资源种,其中植物类药材科种;动物类药材科种;矿物类药材19种。↑野生药材:多分布于各大山区,蕴藏量较大的有三明(25%)、宁德(17%)、南平(13%)、漳州(11%)和龙岩(12%),主要有海金沙、金银花、香附、狗脊、天冬、防己、*精、乌药、金樱子、海风藤、兰花参等。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东南丘陵地区,产量较大的有泉州(24%)、漳州(30%)和南平(9%),主要有太子参、茯苓、泽泻、山药、枳壳、绿衣枳实、瓜蒌、乌梅、吴茱萸、丝瓜络、佛手、四开青皮、桑枝等。海产药材:有海浮石、海螵蛸、昆布、海藻、牡蛎、玳瑁、海蛇等。福建省道地药材与道地产区↑福建省道地药材有30多种,包括泽泻、莲子、乌梅、厚朴、青黛、使君子、薏苡仁、太子参、蕲蛇、金钱白花蛇等。福建省中药区划↑闽西北中低山盆谷野生药材区本区位于福建西北部,包括三明、建阳等地区的20个县(市),为全省地势最高山区,中亚热带气候。据普查,中药资源共种,其中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种,矿物药15种,以野生药材为主,并有泽泻等著名地道药材

1、低山丘陵盆谷厚朴、泽泻、茯苓、白术、蕲蛇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三明、永安等19个县,以低山丘陵盆谷地貌为主。野生中药资源丰富,家种药材以厚朴、莲子、泽泻、茯苓等较著名,如明溪、泰宁等县已建立厚朴生产基地;建宁、崇安等地的莲子,果大如珠,肥白似脂,以“建莲”美称饮誉海内外。本亚区适宜发展厚朴、*柏、杜仲、茯苓、莲子、泽泻、白术、银杏、吴茱萸、绿心豆、白扁豆、薏苡、使君子及蕲蛇等。

2、武夷山地白术、木瓜、白果、辛夷花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松溪、杉岭等5个县,山地为主,属中亚热带气候,为福建热量资源较低区

域。野生药材占优势。适宜发展厚朴、木瓜、辛夷花、白果、白术、山茱萸、五味子、玄参、丹参等,尤其是白术产量高,质量上乘,很受欢迎。

↑闽中中低山野生药材区本区纵横福建中部,包括古田、永春等19个县(市),处于太姥山、鹫峰山、戴云山广大山脉地带,地域性和垂直分布差异明显,热量资源较差。中药资源有种,其中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种,矿物药8种,以野生药材为主,适宜西洋参、银耳等药材生产。

1、鹫峰山山地太子参、红花、桔梗、牡丹皮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周宁、屏南等7个县,地处鹫峰山地,气候凉爽,水域条件好,草场广阔。适宜发展太子参、佛手、菊花、牡丹皮、射干、紫苏、红花、桔梗、山药、厚朴、茯苓、木瓜、栀子、蕲蛇、白花蛇、龟板、鳖甲等。

2、闽江丘陵盆谷银耳、乌梅、绿衣枳壳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古田、永寿等6个县,地处闽江南北两岸丘陵盆谷地带,气候湿润,适宜发展银耳、乌梅、绿衣枳实、干姜、竹茹等,古田银耳行销国内外。

3、戴云山山地山药、罗汉果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大田、德化等6个县。戴云山为闽中最高峰,气候、土壤、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适宜多种药材生产,如山药、罗汉果、西洋参、茯苓、半夏、姜*、砂仁、玫瑰茄、干姜等。

↑闽东北沿海丘陵盆地药材区本区位于太姥山、鹫峰山东南,东临大海,包括福鼎、霞浦等10县(市)。地形复杂,有沿海低山、丘陵、岛屿、盆地与近海的福州平原,海洋性气候明显。经普查中药资源有种,其中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种,矿物药2种。家野兼宜,并适宜发展海洋药物。

1、沿海太子参、金银花、枳壳、海螵蛸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福鼎、宁德等6个县。海滨地理条件优越,是福建渔业生产基地,也是药材主产区之一。适宜发展太子参、金银花、枳壳、厚朴、肉桂、山药、天冬、乌梅、薄荷、吴茱萸、菊花、佛手、栀子、射干等及海洋药物海螵蛸、石决明、玳瑁、海马、鱼脑石等。

2、丘陵平原陈皮、天麻、绿衣枳壳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福州市、闽侯等4个县(市)。地处福州平原,闽江沿岸,水域广阔,适宜泽泻等湿生药材生长,闽侯、闽清的绿衣枳实生产历史悠久,质量好,福州市郊的天麻亦已形成基地。适宜发展陈皮、天麻、绿衣枳实、瓜蒌、郁金、金银花、青蒿及水蛇、石决明等。

↑闽东南沿海平原丘陵家种、海洋药材区本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包括长乐、平潭等12个县(市)。以山地丘陵及平原地貌为主,并有较大海湾。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带。经普查中药资源有种,其中植物药种,动物药47种,矿物药9种。适宜发展家种药材及海洋药物。

1、平原丘陵青黛、使君子、栀子、枇杷叶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仙游、长乐等9个县。平原为主,属南亚热带气候。仙游等地适宜发展益智、安息香等南药生产。本亚区均适宜发展青黛、使君子、栀子、枇杷叶、蔓荆子、紫苏、佩兰、香缘、钩藤、白花蛇、穿山甲、地龙、龟板、鳖甲、海马、海螵蛸、珍珠等。

2、沿海丘陵麦冬、北沙参、姜*、海蛇、玳瑁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平潭、莆田等8个市。沿海丘陵地貌为主,海洋性气候突出。适宜发展麦冬、北沙参、山药、姜*、郁金、百合、砂仁、陈皮、佛手、何首乌、*精、海蛇、玳瑁、鱼脑石、昆布、牡蛎、石决明等。

↑闽南沿海南药、海洋药材区本区位于戴云山、博平岭东南面,包括厦门、漳州等12县(市)。山地丘陵相互交错重迭。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明显。经普查,中药资源有种,其中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种,矿物药18种。适宜发展南药与海洋药材。

1、丘陵砂仁、巴戟天、肉桂、山药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长泰、南靖等4个县。适宜发展砂仁、巴戟天、益智、安息香、肉桂,以及山药、白术、茯苓、姜*、郁金、三七、佛手、干姜、枳壳、地龙、龟板、鳖甲、蜈蚣等。

2、沿海平原砂仁、益智、木蝴蝶、地*、泽泻、蛤蚧、琥珀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同安、厦门等5个县(市)。适宜发展砂仁等南药及木蝴蝶、地*、泽泻、穿心莲、栀子、玫瑰茄、蛤蚧、海马、石决明、琥珀等。

3、沿海丘陵地*、藿香、菊花、石决明、蔓荆子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诏安、东山、云霄3县。海岸线长,渔业资源丰富。除适宜发展地*、藿香等品种外,尤其适宜发展海马、石决明等海洋药材。

↑闽西南中低山盆谷野生药材区本区位于福建西南部,武夷山南段,博平岭为主体,海拔米左右。气候属中亚热带,垂直分布明显。经普查中药资源种,其中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40种,矿物药5种。本区地貌复杂,有独特小气候环境,适宜发展南、北方药材。

1、低山盆谷乌梅、茯苓、金银花、荆芥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永定、上杭等3个县。低山盆谷地貌为主,森林资源丰富。适宜发展乌梅、茯苓、金银花、荆芥、三七、*柏、藕、射干、穿山甲、龟板、鳖甲等,尤其是上杭的乌梅、尤门湖及西坡等地的藕片是著名地道药材,远销海外,应重点发展。

2、中山盆谷茯苓、三七、射干药材亚区

本亚区包括武平、连城等4个县。中山盆谷相间地貌为主,林业比较发达,适宜发展茯苓、三七、射干、*柏、乌梅、吴茱萸、木瓜、积实、绞股蓝等品种。如漳平、连城的茯苓,武平的射干,以及连城的三七等可发展并建立生产基地。

---------?---------曹海禄

坚持简单,普及共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