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我来看柘里,乡村振兴文章这样书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颠疯如何确诊 http://pf.39.net/bdfzj/140104/4322088.html

本文转自:宁德网

相约“中国慢城”

“柘”里让你乐不思“暑”

近日,“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百乡千村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柘荣县的城郊、乍洋、富溪、英山4个乡镇,看看它们如何因地制宜,书写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文章”。

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刀剪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高山白茶之乡”等称号的柘荣县,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示范引领、连片打造”的工作思路,凝聚合力、精准发力,统筹推进产业振兴,全县乡村产业振兴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立足发展现状、优势特点,柘荣县围绕培育壮大“2+N”现代农业体系,巩固提升太子参产业强镇发展水平,打造具有柘荣特色的太子参现代农业产业园,特别注重强化品牌引领,巩固提升“柘荣太子参”“柘荣高山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柘荣高山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抓手,用品牌之力助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建设。

据悉,下一步,柘荣县将在扶优做强太子参、茶叶产业的基础上,做优做精水果、蔬菜、畜牧、食用菌、水产等其他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强化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依托鸳鸯草场、东狮山、九龙井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剪纸文创、茶旅休闲、康养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打造生态康养、文旅融合的产业链条,串起不仅能够吸引人、更能够实现长久停留的风景线路,逐步形成“康养+文旅”的柘荣模式。

富溪镇

商贸驿站红色小镇

富溪镇,古名古溪、库溪。作为千年武陵古镇,富溪曾是福温古道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及*治文化经济中心。独具特色的地理人文优势,造就了交相荟萃的特色文化,人文底蕴深厚,古韵遗风犹存。

近年来,富溪镇在柘荣县农业农村“2+N”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引领下,立足“商贸·文旅·康养”定位,深挖古镇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生态资源,致力打造“三带五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三带”即融汇富溪村古商贸文化、霞洋村彭鼓非遗文化的传统文化体验带;衔接里街秘密交通站与东溪村阿嫩故居暨霞鼎泰苏维埃旧址的红色文化示范带;以岭后村茶旅康养综合体项目为主轴,以前宅村西溪生态水系沿线为辐射的生态文旅景观带。“五区”为高山有机茶样板区、现代油茶产业区、太子参种植示范区、多元化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文旅康养区。

英山乡

农旅兴乡茶药富民

英山乡地处柘荣县西北部,北与浙江省泰顺交界,南与福安市毗邻,是“两省三县六乡”的结合部,境内山场广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英山是水电之乡。全乡海拔落差很大,最高的见无炉峰米,最低的下清水坑村78.8米。水能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毫米,水能蕴藏量达6.32万千瓦,目前全乡8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63万千瓦,占全县的33%,年创税多万元。

英山是银矿之乡。全乡矿产资源丰富,银矿、铅锌矿、叶腊石分布广,蕴藏量较大,品质优良,开发前景大。其中岗后坪村矿区的银多金属储量95.32万吨,储存量位居华东地区第一。

英山是优质高山白茶之乡。立足“高山、生态、净土”的特点和优势,全乡现有采摘茶园面积多亩,建成茶叶基地示范点4个,茶叶加工企业20多家,年产白茶80多吨,打造了“石古兰”、“南岭仙岩”、“仙岩岭”等优质白茶品牌。

英山是太子参种苗之乡。其典型的高山小气候地带,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4.8℃,为太子参等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全乡产出的太子参,特别是种苗质量在柘荣首屈一指。目前有凤洋村、半岭村等多个太子参良种繁育基地。

乍洋乡

古韵茶乡诗画乍洋

乍洋乡地处柘荣县东部,位于两省三县的交叉地带(泰顺、福鼎、柘荣),是连续三年全县综治平安建设考评“一类乡镇”“无访乡镇”,也是柘荣县重要的工业、农业、文旅大乡。

富源工业园区乍洋产业园和建华建材高端混凝土制品智能工厂建设是推动乍洋工业发展、落实赶超的重点项目,规划总面积亩,已确定入驻企业33家。目前,已完成总部办公大楼建设工程,配套的酸洗厂和污水处理厂也已经开工建设。一期企业目前有5家完成建设并投产,6家正在动工建设。

乍洋乡拥有耕地面积亩,森林面积10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54%,拥有茶园总面积多亩,拥有毛竹面积多亩,主要以茶叶、油茶、毛竹为主导产业,拥有各类农业企业7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家,千亩以上农业示范基地7个,如鑫荣竹制品、玉龙峰(柘荣)茶叶、易品源茶业、玉山果蔬、丰收农业、福建恒实农林科技等一批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

乍洋乡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63处,占全县总量的24.14%,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个,省级保护单位2处。拥有3A级旅游风景区1处,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1个,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1个,年共吸引观光游客30多万人,带动沿线旅游收入超过万元,“环石山洋”旅游初显成效。

城郊乡

一村一品四生四美

城郊乡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依托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以闽光、天人等15家规上企业为主导,以机械制造、僧服加工、医药生产、茶叶精制为支撑的工业体系;以太子参、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形成了以熊透村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型、前山村为代表的宜居型、下村村为代表的产业型、靴岭尾村为代表的观光旅游型4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城郊乡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乡镇,辖区内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集聚了天人药业、贝迪药业等10多家药业及关联企业,产品覆盖化学药、现代中药、动物药、保健药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省级太子参相关科研项目13项;培育了以百丈崈阳堂、恒馨茶业、福寿长等企业为首的茶叶品牌,获得“六妙杯”“海丝国际杯”等各级茶事奖项30余项。

城郊乡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紧扣“2+N”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优化“一圈一廊一区一带”四大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省级示范社、家庭农场8家,带动全乡太子参种植亩,茶叶种植9亩,特色水果种植亩。

城郊乡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紧扣“五个振兴”总要求,围绕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生意美“四生四美”新思路,深度挖掘产业、文化、生态优势,打造了岭边亭“高山白茶第一村”和靴岭尾“剪纸第一村”等一批特色村,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成效得到各级、各界一致好评。靴岭尾村被评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际头村、靴岭尾村被列入“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出品: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