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脱贫故事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丨施秉 [复制链接]

1#

我叫佐光*,今年52岁,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柳塘村上坝组的村民。我家有8口人,父母年老多病,三个小孩还在读书,我手、脚均有残疾,妻子无一技之长,家庭负担较重。

年,我因为在工地上受伤,被迫回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了困境。镇*委、*府了解到我家因病、因学致贫的情况后,将我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生活的困难,我没有悲观失望,更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决定靠双手奋斗,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我知道不能什么都依靠*府,日子是自己过的,富裕要靠自己去争取。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积极响应*委*府的号召,按照“强人+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积极发展扶贫产业,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我能够脱贫,靠的是*府的好*策,靠的是自己的双手。我相信,只要吃苦耐劳,脱贫致富并不难。年,在施秉县民*局、县农业局、县民宗局、牛大场镇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家种植了多亩辣椒,收入达三十多万元,刨去成本后纯收入有十几万元,家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帮扶部门又引导我们种植小米增加收入,刚开始大伙心里都没底,我想到了长辈以前常讲的话:人挪才会活,土换才会肥。于是我便铆足了劲,改种了余亩小米,获得了10多万元毛收入。

年,我带动寨里的群众共同种植了多亩小米,由于产量好、价格高,刨去成本大家的纯收入都有10多万元。其实刚开始我的压力也很大,心里也没有底,后来看到大家都收获满满,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我虽然因残致贫,但志气不短,现在国家*策这么好,我不但要自己脱贫,还要带动其他乡亲共同致富。近年来,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积极发展牛大场的特色产业太子参,从一个种植太子参的“门外汉”慢慢成为了掌握种植技术的“土专家”,每年我都会租赁几十亩土地大规模种植太子参,年收入超过10万元,年更是超过了15万元,刨去成本后纯收入有几万元,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  现在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我们的腰杆子也挺起来了,过上了和和美美的幸福日子。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化勇

编辑何涛

见习编辑周睿

编审王璐瑶杨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