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胰岛素问世100年,仍然防不了肾衰竭
TUhjnbcbe - 2024/2/18 17:05:00
甘露聚糖肽价格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291.html

几十年前,著名流行病学家AndrzejKrolewski和JamesWarram等提醒人们注意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即使在胰岛素被发现50年后,仍有超过一半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中年时死于肾衰竭。

如今胰岛素已经问世年,现状又如何?

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布了一项芬兰的报告,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80年代确诊患者的肾衰竭发生率,从7.8%下降到4.2%,这可以理解;

但是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确诊的患者,肾衰竭发生率没有下降!甚至连尿蛋白发生率都没有下降。

人们通常认为医学是越来越进步的,为什么1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治技术却出现了停滞?(其实2型也停滞过几十年)

我们看看70→80年代,出现了什么进步:80年代的患者预后的获益,得益于革命性的监测工具: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技术问世。

一次检查血糖好,不一定是真好。如果糖化血红蛋白高,说明过去3个月的血糖波动大,这个指标意义重大。

而对于肾脏来说,意义更大的是尿微量白蛋白:它告诉我们肾脏出现了早期损伤,而不是等到肾功能衰竭要透析时才知道肾脏受损了。

这两个指标,让我们掌握病情更早、更准,有利于实行治疗措施。

但是治疗措施,在80→90年代没有进步

进步了吗?曾经人们自以为进步了,因为90年代出现了强化胰岛素治疗,以及其它先进技术(比如自动胰岛素治疗)。

但是如今发现:胰岛素再优化,肾衰竭发生率也没有改观。

不仅是胰岛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传统降糖药对肾脏结局无益:2型糖尿病应用的二甲双胍、磺胺类等降糖药,与饮食干预相比,尿*症发生率无差别。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第一,补全肾脏治疗

目前糖肾治疗最大的问题是:糖尿病时期应用降糖方案,但发展成糖尿病肾病后,仍然只应用降糖方案。肾脏治疗的缺失,导致肾衰竭发生率居高不下。

糖尿病不止是血糖异常,还有脂质过氧化、微炎症、氧化应激等——这些是降糖药覆盖不到的肾损害因素。

从中医角度来讲,这些糖肾的肾损害因素可归为瘀*、湿*、痰*、燥*、浊*,治疗以解*通络为基本原则。

如果患者是气血阴虚型,则用太子参、猪苓、白术、白芍、元明粉等;

如果患者是气血阳虚型,则用当归、砂仁、猪苓、熟地*、鹿角霜等;

如果患者是气血阴阳俱虚型,则用*芪、牡丹皮、五味子、山茱萸、泽泻、车前子、枳壳等。

临证之时,需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灵活加减。

中药擅长治肾,不擅长降糖;降糖药擅长降糖,不擅长治肾。二者联用,才能兼顾降糖与治肾,缺一不可。

第二,加快推进新型药物试验

比如列净类药物、肽类降糖药、非奈利酮等,对2型糖肾的肾脏保护已经得到证实,需要尽快评估它们对1型糖肾的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胰岛素问世100年,仍然防不了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