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沿河绿水青山成百姓幸福靠山
TUhjnbcbe - 2024/4/6 15:24:00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林长制”为抓手,坚持提增量、保存量、控质量、扩总量,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向好,县内森林资源结构实现优化调整,生物多样性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该县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切实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使“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有力助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压实责任确保“林长制”落实落地落细

自推行“林长制”以来,沿河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给各级林长套上“紧箍咒”,持续压实责任,有力推动“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度,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委副书记、县长为双“总林长”,相关县直部门为责任单位的组织体系。

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的工作机制,设总林长2名、副总林长5名、县级林长21名、乡级林长名、村级林长名,县级责任单位27个,各级林长要对自己负责的“码头”经常性进行巡林巡查。

县林长办印发“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及林长联席会议制度、巡林巡查制度等配套政策,探索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的森林资源修复和保护机制。

除此之外,该县还实行行政区域与重点区域相结合的“林长制”工作机制,县内2个国家级保护区,由总林长负责,25名县级林长负责23个乡镇(街道)及2个国有林场,对该县所有林区、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实现林长全覆盖。

目标引领三绿工程扮靓美丽乌江山城

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充分发挥林长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特有作用,扎实推进林业“增绿、保绿、控绿”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增量、推进森林资源灾害减量、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提升绿色增量。深入开展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加快推进铜仁林业现代化的意见要求,以实施“绿道、绿水、绿城、绿园、绿景、绿村”为抓手,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年以来,完成退耕还林6.55万亩。

保住绿色存量。严格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深入开展经营性项目非法侵占林地专项排查和整治,做好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及数据管理,持续开展森林督查、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

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深入开展“清风行动”,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滥食及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密监测防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推进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聘请护林员人,天然林管护总面积4.95万亩,管护责任落实率达%。

控制绿色变量。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方针,用好用活用足“六防六化”工作方法,严格落实森林防火“五严格”规定,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行动。截至目前,全县没有发生大森林生态安全事故。

提质增效绿色经济为乡村振兴助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落实“林长制”实践中,沿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

该县把“增收”“用绿”作为各级林长的重要职责,各级林长积极搞调研、谋思路、想办法,不断探索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效结合,做好“用绿”助发展增收文章,为实现乡村振兴加油助跑。

目前,该县结合年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和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完成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1.2万亩;同时,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重点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林下养殖畜禽、林下养蜂。

完成新建雷竹示范基地亩,完成木本蜜源(菌材林)板栗、刺槐栽植面积1万亩,发展林下土鸡养殖示范基地2个,养殖土鸡6万羽,项目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发展养殖中华蜂箱,其中20箱以上的中华蜂养殖大户户;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亩,主要包括铁皮石斛、玉竹、黄精、百合、太子参等;发展林下食用菌(栗磨)种植5万棒。

该县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大力发展油茶、花椒、林下经济等产业,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3.25%,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有林场2个。(肖咏)

责任编辑:金彦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沿河绿水青山成百姓幸福靠山